这里是刘小顺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策略池。
山西太原,这座浸润着三千年时光的古城,像一部摊开的史书,街头巷尾的青砖灰瓦里都藏着故事。作为山西的省会,它或许没有西安、北京那般耀眼,却凭着数不清的人文古迹与沉甸甸的历史积淀,默默吸引着懂它的游人前来寻踪。
前段时间我在太原游玩,刚从热闹的柳巷商业区拐进鼓楼街,视线就被街角一栋古旧的建筑牵住了。飞翘的檐角、斑驳的砖墙,明明身处市中心的喧嚣里,却透着一股与世隔绝的沉静。走近了才发现,门口的石碑上赫然刻着“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——唱经楼”,这名字听着就带着股文气,让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。
唱经楼藏在鼓楼街中段,周围是熙熙攘攘的商铺和往来的人群,叫卖声、脚步声此起彼伏,唯独它这一片,像被按下了静音键。推开虚掩的木门,青石板铺就的小院里策略池,几株老树枝叶婆娑,阳光透过叶隙洒在地上,光影斑驳间,仿佛能听见百年前的回声。
同行的当地朋友告诉我,这楼可有来头了。明朝那会儿,太原是山西的科举重镇,每逢放榜,新科进士的名次就会在这里当众宣唱,尤其是“五经魁首”(科举中五经考试的第一名)的名字,要在楼前高声唱颂三遍,“唱经楼”的名字便由此而来。想象当年,这里该是何等热闹——中榜的举子意气风发,落第的书生黯然神伤,围观的百姓踮脚张望,楼前的石阶上,不知印刻过多少人的悲欢。
如今现存的唱经楼,是历经修缮后的模样,正殿、春秋楼与通廊连在一起,从空中俯瞰,恰好是个“工”字,既有北方建筑的规整大气,又藏着文人墨客的巧思。最难得的是,它是全国现存唯一一座唱经楼。曾有传闻说南京也有一座,但早就湮没在历史里了,而且据考证,那座其实叫“忏经楼”,与太原这处专为科举而生的古迹,有着本质的不同。
可这样一处独一无二的古迹,却有些“养在深闺人未识”的落寞。明明就在市中心,步行可达,门口就是车水马龙的大街,游客却寥寥无几。我在楼里转了半小时策略池,遇到的多是附近纳凉的老人,鲜少见到举着相机的外地游客,想来真是可惜——那些雕梁画栋里藏着的科举故事,那些砖石缝隙里渗着的文人风骨,本该被更多人看见。
站在唱经楼的石阶上,望着远处现代楼宇的玻璃幕墙,忽然懂了太原的魅力:它从不是那种一眼惊艳的城市,却像一杯醇厚的老茶,得慢慢品。除了唱经楼,晋祠的千年古柏、双塔寺的凌霄古塔、蒙山大佛的慈眉善目……每一处都在诉说着这座城的过往。
总有人说太原是“最没存在感的省会”之一,可在我看来,这份“低调”恰恰是它的珍贵。它没被过度商业化的洪流淹没,还保留着历史本来的模样。对于喜欢人文的人来说,这里简直是宝藏——你可以在老巷子里撞见明清的门楼,在菜市场旁发现民国的砖雕,这种不经意的邂逅,比任何网红打卡点都更动人。
你去过太原旅游吗?在这座“低调”的省会里,你有没有遇到过让你心头一动的古迹?知道太原鼓楼街里藏着这样一座“唱经楼”吗?如果以后有机会,你还愿意去太原走走,听听那些被时光珍藏的故事吗?欢迎留言聊聊你的想法哦!
用有趣的角度看世界,做最有态度的旅行家。
配配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