让我们先欣赏一张珍贵的老照片配查网。
照片中的两位人物,分别是我国广播界的两位传奇播音员。男声是齐越,身穿中山装,英姿飒爽;女声则是潘捷,她穿着一袭精致的花蔓镶边的深色锦缎旗袍,白皙的脸庞愈发显得美丽动人,展现了中国女性的优雅与端庄。
这张照片拍摄于1964年10月1日,正值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国庆日。当天,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,70万群众齐聚一堂庆祝这一重要的历史时刻。而能够在这样一个举世瞩目的日子里,通过广播面向全球播报,那是一种何等激动人心的荣耀。
展开剩余86%齐越的名字,对于很多人来说都非常熟悉。从1947年起,他就在陕北新华广播担任播音员,而在1949年10月1日,齐越和丁一岚共同为全国和世界直播了开国大典的壮丽场面。更让人难以忘怀的是,他深情朗读的《谁是最可爱的人》和《县委书记的好榜样——焦裕禄》等报告文学,曾深深打动了无数人。
然而,提到潘捷,许多人或许有些模糊的印象。这个名字仿佛有些熟悉,但又似乎遥不可及。她是新中国的第一代播音员之一。更重要的是,小时候我们熟悉的有声小说《小英雄雨来》,就是由她来播讲的。
当你回想起来,是不是那时她的声音就像涓涓细流般滋润着我们的心灵?那些年,她的声音在许多人心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配查网,仿佛成了我们心灵的依靠。每当我听到她那温柔而富有感染力的声音时,我常常会想象,她究竟是个怎样的女人。而当我看到她的照片时,竟不禁为她的温婉与美丽所震撼。
潘捷的美丽不仅在于外貌,更在于她那清雅的气质,这使得她无论身处何地,都能吸引他人目光,令无数外国友人侧目。她的一生,不仅充满了传奇,更是为中国播音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。
潘捷出生于一个富裕家庭。她的父亲是一位银行高管,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北平拥有不小的社会地位。然而,尽管家境优渥,她的父母始终坚持革命理想,支持共产党的事业。1946年,共产党在北平创办的《解放》三日刊所需的印刷纸张,就是潘捷的父亲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取得的。而且,他还暗中帮助地下党组织,为地下党的活动提供资金支持。
在这样革命氛围浓厚的家庭中,潘捷的几个兄弟姐妹都走上了革命道路。她的三哥在18岁那年便加入了解放区,后来还被组织派回北平从事地下工作。潘家,也因此成为了地下党的活动据点。潘捷当时年仅14岁,在三哥的影响下,便开始积极参与地下工作,她会帮助三哥散发进步刊物与书籍。即便当时环境异常恶劣,四处弥漫着白色恐怖,潘捷依然毫不退缩,坚定地支持革命。
直到1948年11月的一天,潘捷还在北平的贝满女中上学,突然一位地下党成员找到了她,悄悄问她是否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。潘捷震惊之余,心中充满了激动。她觉得自己似乎并不符合条件,自己有些“娇生惯养”,身体也总是虚弱。但地下党的人却看到了她对革命的坚定信念和热情,决定发展她加入党组织。
此后配查网,潘捷在地下工作中表现得愈发积极,党组织也鼓励她多收听延安广播,学习革命歌曲。潘捷当时还不明白党组织的用意,直到多年后她才意识到,原来她天生的嗓音与普通话发音的流利,注定让她成为一名优秀的广播员。
随着北平的解放,潘捷也顺利地从贝满女中毕业,并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选中,成为新中国第一批播音员之一。可是,就在她准备报到中央台时,东北新华广播电台的台长发现了她的才华,便硬是将潘捷拉到了东北台,开始了她的广播生涯。虽然一开始潘捷心里充满了懵懂,但很快,她便适应了这种全新的工作,并且在话筒前找到了自信与乐趣。
更令人称道的是,潘捷在东北电台的表现非常出色,甚至被任命为播音组组长。她不仅自己负责播音工作,还肩负起了培训新人的重任。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中,潘捷和她的同事们依然坚守岗位,每天只吃两顿饭,经常忍饥挨饿,但他们依然将工作放在第一位。
1951年,潘捷代表东北电台参加了全国第一次广播会议,并发表了演讲,这次演讲让她引起了齐越的注意,并得到了他的赏识。齐越决定将她调回中央台。尽管东北台不愿放人,最后还是通过中央台的通知,潘捷才得以回到北京。
回到中央台后,潘捷与夏青一同担任了《对志愿军广播》的播音工作,节目迅速受到广大志愿军战士的喜爱。潘捷收到了一封封来自前线战士的信,信中写满了对祖国和广播员的深深感激。尤其是一位志愿军战士在信中写道:“祖国的广播,鼓舞着我们,安慰着我们,我们从你们的声音中感受到力量和温暖。”这样的信件,让潘捷动容不已。
在随后的日子里,潘捷和齐越,便开始了他们多次在天安门城楼上进行的现场播报工作。每次播报时,潘捷都能做到从容不迫,尽管内心充满激动。她从未犯过任何错误,这一切都源于她对工作极致的敬业和专注。
1964年10月16日,潘捷迎来了她人生中一个重要的任务——在当天18点,她要准时播报“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”的消息。这一刻,她的声音传遍了全国,也传遍了世界每一个角落。
尽管潘捷曾多次面对重要的任务,但她却始终低调行事,从未希望出现在电视屏幕前。她选择让更多年轻人走到前台,自己则专注于培养后备力量。1978年,她调入中央电视台,开始着手组建播音组,并培养了赵忠祥、罗京、张宏民等一批优秀的播音员。潘捷最终因身体原因选择了悄然退休。
退休后的潘捷过上了平凡的生活,重新拾起了年轻时喜爱的爱好。即使年逾九十,她依然关心着播音事业的发展。去年,她听说了《小英雄雨来》诵读视频活动后,激动地写下了“向小雨来学习!”与年轻一代共勉。
潘捷的一生,虽然低调却极为传奇,她是中国广播事业的开创者之一,她的声音曾陪伴了几代人。而今天,我们依然能通过那些熟悉的声音,回忆起她曾带给我们的温暖与感动。
发布于:天津市配配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